哪家治疗白癜风专业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60122/4763417.html专注
什么人:居里夫人是世界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
什么事:她出生在波兰,从小聪慧过人,记忆力超群。不管多么晦涩难懂的诗,她只要认真听过几遍,就能背下来。早在童年时,她就表现出了强烈的求知欲和异于常人的专注。为了求学,她离开祖国前往巴黎。虽然生活清苦,但她并没有荒废学业。哪怕是在挨饿受冻的日子里,她也能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学习。
什么点:林清玄曾说:“不能专注把握此刻的人,也必定无法把握将来。”人类需要像居里夫人一样的梦想家,这种人醉心于一种事业,将热忱留在当下,既没有闲暇也没有热情去谋求其他的利益。
淡泊
什么人:居里夫人是世界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
什么事:大学毕业之后,她遇见了志同道合的皮埃尔·居里,两人结为夫妇。婚后他们一同从事科研工作,在恶劣、简陋的条件下,居里夫妇先后发现了两种新元素,荣获诺贝尔奖,名声也因此水涨船高。他们果断地将所有的奖金投入研究,就连皇家学会的金奖章也只是他们女儿的“玩具”。
什么点:居里夫人笑称:“荣誉就像是玩具,绝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就可能一事无成。”她一生获得的名誉头衔足有数百个,自己却全不在意。她将这些奖项看做对成果的肯定,却从不允许身外之物支配自己。
无私
什么人:居里夫人是世界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
什么事:她与丈夫皮埃尔长期从事科学研究,因为发现了两种新元素而荣获诺贝尔奖。两人原本可以凭借技术专利赚到大笔利润,然而在深思熟虑后,他们选择放弃专利权并公开提纯方法,让自己的科研成果造福于全人类。由于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居里夫人最终患上了白血病,为她热爱的科学事业献出了生命。
什么点:她献身科学的高尚人格和对世界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值得所有后人铭记和感念。爱因斯坦甚至认为:“如果她的品德力量和奉献精神能有一小部分存留于欧洲知识分子的身上,欧洲的未来就会更加光明。”
勇敢
什么人:华莉丝·迪里是一名模特,被誉为“非洲女权斗士”。
什么事:她出生在索马里的沙漠中,那里荒凉无比,贫瘠不堪。童年对她来说,除了饥饿就是贫困。更可怕的是,这里女性地位低下,连最基本的人权都得不到保障,华莉丝从幼年开始就不断受到侵害,身心都遭到了重创。在她13岁那年,父亲将她许配给一个老叟,只是为了得到作为彩礼的五头骆驼。
什么点:这一次,华莉丝没有默默忍受,她意识到如果再不走,那她的一生都将被埋葬在这片荒无人烟的沙漠。于是她毅然离家,独自一人穿越无边的沙海,勇敢地逃离了那暗无天日的人生。
斗争
什么人:华莉丝·迪里是一名模特,被誉为“非洲女权斗士”。
什么事: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倔强的她就开始与不公的命运对抗。逃出沙漠之后,她一路辗转,来到了伦敦。没有证件,语言不通,最困难的时候她甚至流落在异国他乡的街头,风餐露宿。她始终没有妥协,终于等到好运的降临——一位著名摄影师发现了她,将她引入时尚圈,开启了她的超模生涯。
什么点:在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华莉丝选择了退出,这次却不是命运的捉弄,而是她自己的选择。她选择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来改变落后的割礼文化,废止这种惨无人道的旧俗,以此解救无数深受其害的女性。
善良
什么人:华莉丝·迪里是一名模特,被誉为“非洲女权斗士”。
什么事:命运一早便为她写好了悲惨的剧本——接受割礼,服从包办婚姻,在荒凉的沙漠中度过一生,但她选择亲手撕碎黑暗,义无反顾地奔向光明。她死里逃生,历经各种艰难险阻,终于换来了常人唾手可得的安稳生活。而这一切对华莉丝来说是梦寐以求的,如同上天的恩赐。
什么点:由于偏见和愚昧,父母将她推上“刑台”;由于保守和落后,故乡逼她远走高飞。功成名就之后,她重返故土,为的是拯救更多无辜的女性。她见识过人间最深的恶,却对世界报以最大的善。
仁心
什么人:屠呦呦是我国优秀的药学家、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
什么事:她在中学时代曾经因为身患疾病而被迫中断学业,在家休养的日子里,她每一天都盼望着重返校园。痊愈之后,屠呦呦萌生了学医的想法。医者仁心,救死扶伤,在她看来,学医既能让自己远离病痛,又可以帮助他人重获健康。那时她并未想到,自己会为这个年少时的理想而投入一生。
什么点:屠呦呦工作勤勉,她的研究成果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这让她成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她的世界很大,制药救人时她心怀天下;她的世界也很小,只知道守望自己的这一片“麦田”。
传承
什么人:屠呦呦是我国优秀的药学家、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
什么事:60多年来,她一直从事医药研究,贡献突出。她发现的青蒿素有效地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研究期间,她亲自带领团队收集整理历代中医药古籍,选择了上百种可能治疗疟疾的药方,并不断进行试验。在经历多次失败之后,她从古书中获得灵感,另辟蹊径,最终成功提取出了青蒿素。
什么点:屠呦呦团队的成功是基于他们对于传统智慧的汲取,没有对中医的批判继承,就很难有青蒿素的问世。对于传统中医文化的肯定,促使着像她一样的科学家在研究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奉献
什么人:屠呦呦是我国优秀的药学家、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
什么事:很少有人知道,在荣获诺奖之前,她已经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坚守了60年。面对着蜂拥而至的赞誉,她一笑置之,拒绝了走向台前的邀请,退回到她熟悉的一线,继续攻坚克难。她曾经在浩如烟海的古籍中上下求索,革故鼎新;也曾在团队合作中身先士卒,以己试药。
什么点:这个耄耋之年的老人还未停歇,至今仍奔走在科研的道路上。她不屈不挠的精神令人感动,让真正的中国学者的精神和风骨被更多人看见。那是屠呦呦们的荣耀,亦是这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
吾与城北徐公
最想退休的语文老师。